媒体聚焦 | 职工感受中国生态治理新成果
来源:威廉希尔 时间:2023-06-10 点击数:
编者按:近日,新华社 辽宁频道对公司职工感知中国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新华社沈阳6月10日电(记者王莹)“从废弃的煤矿变成绿色森林公园,中国的生态治理了不起。”站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长达3.9公里的矿坑前,来自布隆迪的职工马文斌赞叹不已。
6月9日,渤海大学和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组织来自布隆迪、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多个国家的15名职工来到辽宁省阜新市开展职工“感知中国”社会体验活动,参观阜新市生态治理的成功项目,体验阜新市生态治理成果。
职工们在阜新市参观了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项目、阜新玛瑙文化博物馆和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对阜新市以矿区环境治理为重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新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
阜新市2001年起着手开展海州露天矿治理工作,力图破解废弃矿山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通过相继实施数十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座美丽的矿坑主题公园已建成。在这里,职工们在赞叹矿山变绿林的同时,也感悟到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阜新玛瑙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玛瑙之都”,在阜新玛瑙文化博物馆,职工们了解玛瑙的形成过程、参观精美的玛瑙雕刻作品,还在玉雕师指导下进行手工雕刻体验,对阜新玛瑙文化和历史进行了深入了解。
“看到这些玛瑙工艺品我感觉很亲切。”26岁的赞比亚职工斯穆说。在自己国家,人们也会用红木头进行各种手工雕刻,表达美好祝愿。“玛瑙工艺品颜色和细节丰富,把原料本身的颜色和作品完美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漂亮的产品。”
下午,职工们来到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棠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辽西生态十分脆弱的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上,位于荒漠化向外扩展的前沿,生态区位非常重要。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几十年来封山育林,加强保护管理,使荒山秃岭生态恶化环境彻底改变,林地覆盖率达到96.5%,被誉为辽西“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员工们在这里登山远眺,了解在此生长的辽西珍贵稀有树种和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在绿水青山中感知美丽中国。
“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15年启动,带领员工走进文化遗产地等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区域,展示中国文化。
渤海大学威廉希尔副经理张程介绍,本次活动主要是让职工们体验和感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下一步计划开展美丽乡村志愿服务、走进大数据中心体验现代化城市建设等活动,让来华职工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